
吕红 副院长
中国医学会妇科终身荣誉会员,仁爱医院副院长,事几十年妇科临床工作。
子宫腺肌病是由于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一种妇科良性疾病。多发生于30-50岁的经产妇,约15%合并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约50%合并有子宫肌瘤。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逐渐加重的进行性痛经、原发或继发不孕等。目前子宫腺肌病的病因尚不明确,除了切除子宫,子宫腺肌病还没有治疗的方法。
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症状
1.痛经
子宫腺肌病的主要症状是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发生率占15%-30%,疼痛位于下腹正中,常于经前1周开始,直到月经结束。有的患者需要卧床休息或使用止痛药,甚至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2.月经失调
40%~50%的患者主要表现为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月经前后点滴出血,严重者可以导致继发性贫血。
3.不孕
一般来说严重的子宫腺肌病,尤其是合并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易导致不孕,因为这类患者子宫增厚又常常合并有盆腔粘连等,不利于卵巢排卵及胚胎着床,自然妊娠率就会下降。
子宫腺肌病的危害
1.痛经伴进行性加重
50%腺肌症患者有痛经、性交痛、盆腔痛等不适症状,时间不仅限于月经期,部分女性疼痛不适长达半个月时间,需要口服多少不等的止痛药,乃至止痛药无明显效果。痛经所产生的原因可能为异位内膜随卵巢改变出血而产生病灶外局部压力增高,周围平滑肌组织受到刺激而发生痉挛收缩而产生疼痛。
2.至于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继发贫血
40-50%腺肌症患者有此症状,传统观点认为子宫体积增大,内膜面积增多增加出血机会,子宫收缩乏力导致月经后期止血不良进而出现出血时间延长等是其原因。
3.不孕
来自于佛山市妇幼保健院陈向东主任的临床总结,大约40%的腺肌病患者伴有不孕症。腺肌病引起的子宫内膜环境改变、子宫肌层容受性改变,可能导致受精卵着床受阻、胚胎发育受限,从而导致不孕或者早期流产、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
4.合并其他妇科疾病
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腺癌、子宫内膜异位等。
子宫腺肌病的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2.腹腔镜。
3.曼月乐环。
4.子宫切除。
5.聚焦超声消融手术。
子宫腺肌病的预防
1.均衡饮食,少荤多素,平时少吃糖、盐含量高的食物,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等,蛋白质、肉制品等的补充要适量。
2.加强健康运动,以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所以,要预防子宫腺肌病,我们女性应加强健康运动,如慢跑、瑜伽、游泳、快走等。
3.月经期间应避免行宫腔内手术,月经干净后3~7天方可进行。倘若经血未净时手术,可能会将子宫内膜碎屑经输卵管进入腹腔,造成异位种植,引发腺肌病。
4.作息规律,早睡早起,避免长时间熬夜。
5.做好生殖系统感染的预防工作;经期注意保暖,避免剧烈运动;尽量减少人流、安全避孕;减少宫腔镜操作,以免损伤子宫,引发子宫腺肌病。